致富技术养殖致富技术

河蟹养殖注意事项 大规格河蟹的养殖技术

本文已影响 2.87W人 

选择无病无伤、规格整齐、附肢健全的优质螃蟹作为蟹种。养殖时,要在养殖螃蟹的水域栽培水生植物,起提供植食性饲料、净化水质等作用。蟹种的放养密度应与蟹种的规格、饲养条件相关,可以采用2年制的养殖模式,不能与草食性鱼类、杂食性鱼类混养。可在水中投放螺蛳增加动物性饵料,还需注意调节水质、预防疾病。

大规格河蟹的养殖技术,河蟹养殖注意事项

一、选用良种,把好放养蟹种质量关

大规格河蟹必须有优质蟹种作基础。选用自育或本地培育的长扛水系体质健壮,无病无伤,规格整齐,附肢健全,有光泽,活动力强的中华绒螯蟹幼蟹作蟹种,要避免使用来源不明的幼蟹,这是养殖大蟹和提高成活率最重要因素。通常可从3个方面来选择优质蟹种:从外观、体型、步足、前额齿等几个生理特征来鉴别长江水系的蟹种;剔除无饲养价值的性早熟的“小呆蟹”,所谓“小呆蟹”就是指当年的一龄幼蟹,体重10~35g就达到性成熟,生长停滞,陆续死亡;从步足残缺程度,苗种活动情况,体表有无寄牛虫等来挑选健康优质蟹种。

二、种植水生植物,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

俗话说“蟹大小,看水草”。在养殖螃蟹的水域栽培水生植物,一是作为螃蟹的天然优质植物性饲料,二是为螃蟹提供栖息和脱壳的隐蔽场所,不易被敌人发现,减少相互残杀,三是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,提高水中溶氧量,吸收水体中的有机质,防止水质营养,净化水质,保持水质清新,改善水体养殖环境,四是高温季节水生植物起到遮荫降温的作用,有利于螃蟹的生长,种植水生植物沉水植物可以选择苦草、轮叶黑藻、伊乐藻等,水植物如芦苇、藤白草等,浮游植物如浮萍等。螃蟹水域栽培水草面积应占水面积50~60%。夏季7~8月是螃蟹摄取水草的高峰期,要注意保证螃蟹的饮食利用和高贮藏量。不足时应采取补充水草的措施,但水草不要太捞,腐烂的水草容易导致水质恶化,诱发螃蟹疾病。水草过多,特别是伊乐藻类似的单一品种过多,容易引起基础水休不流动,基础水变坏,应立即疏水通道,有利于排水流动,改善螃蟹池水质。否则,容易发生黑腮、浮肿等疾病。

三、控制放养密度,注意合理混养

蟹种的放养密度与蟹种的规格、饲养条件、发售要求的规格、管理水平等有关,可以采用2年制的养殖模式,在螃蟹的5月末的6月初购买螃蟹苗,在池子里粗放增长,年末可以培育螃蟹,第2年春天把螃蟹放在池子里,通常螃蟹种子的放养规格是100~200只/kg。每亩水面放养300~500只,适当释放,可提高螃蟹池规格和质量。以河蟹为中心的螃蟹池,不能混养草食性鱼类(草鱼、团头鲂等)、杂食性鱼类(鲤、鲫、罗非鱼等)、肉食性鱼类(乌鳢、鲶鱼、鲈鱼等),而只能混养一些滤食性负类(鲢、鳙鱼等)。其目的是清除水中浮游生物,防止水质变差。但由于河蟹池水草多,池水较清瘦,故混养数量不宜多。一般每亩水面混养50~100g/尾白鲢、鳙鱼种40~50尾 (鲢、鳙鱼比例为5:1),此外,养蟹池也不能混养鳖,有条件的话,可采取养蟹池混养适量青虾的养殖模式,用生态养殖管理的措施,获得高产、优质、高效。

四、投放螺蛳,满足河蟹对生物活性物质的需要

螺蛳是河蟹最喜食的鲜活动物性饵料,螺蛳底栖,行动缓慢,净水能力强,在成蟹养殖池中,每亩水面投放活螺蛳150~250kg,止其自然繁殖,这样可为河蟹的整个生长过程,提供源源不断的适口、活性蛋白饵料。在各种螺类中可选择淡水螺类中养殖个体最大的优良品种——苹果螺。苹果螺又叫福寿螺,壳薄,个体大,含肉率高(可食成分占体重的38%),食性杂、生长快、繁殖期长、增殖倍数高。在养蟹池中移植苹果螺既能维护蟹池水质清新,又能为河蟹提供富含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的天然饵料,促进河蟹快速生长,提高成蟹上市规格。

五、调节水质,促进河蟹健康生长

螃蟹对水质要求高,水中溶氧量要求保持在5mg/L,pH值7&mdash8.5,透明度30~40cm左右,一年四季的水位要春浅,夏秋冬深,螃蟹池水质好,活着,柔软,清爽养殖过程中,必须定期注水,早期每隔10~15d换水一次,每次换水1/3。高温季节为确保水质清新,每天添加新水,每隔1周更换2次水。另外,每隔15~20d使用生石灰8~10g每立方化的水洒在整个池里,如果有条件,最好定期使用光合细菌和EM菌等微生物制剂化的水洒在整个池子里,改善水质。

六、做好蟹疾病防治工作

近几年来,随着养蟹规模的不断扩大,蟹病也在不断蔓延和升级,以前从未有过的蟹病,现在也大量发生,主要是幼蟹的纤毛虫病和成蟹的抖抖病,给养蟹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。因此,蟹病防治应坚持预防为主,做到早发现,早治疗,无病先防,有病早治,在不同生长阶段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预防。选用光合细菌、EM菌等微生物制剂,调节水质。高温季节定期使用生石灰、二溴海因等预防。在纤毛虫高发期每隔15~20d用甲壳净或纤毛虫净等杀虫1次,为避免抗药性,药物应交替使用。抖抖病是一种介于细菌和病毒间的微生物,采用敌杀死清池是一种有效的防治抖抖病的方法。

猜你喜欢

热点阅读

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