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富周边科普

蚕豆枯萎病的传播规律是什么?

本文已影响 1.94W人 
蚕豆枯萎病的传播规律是什么?

常年情况下,土壤含水量低于65%,病害较重,当土壤湿度达75%以上时,病害发展慢,在土温达23-27℃的范围内,有利于病菌的生长发育。蚕豆初荚期如遇高温,极有利于病害发展蔓延。

病原在植株生长期间主要以分生孢子通过流水、农具等传播,从伤口侵入植株须根,再扩展到主根,在维管束组织的导管中生长发育,并向上蔓延。田间以结荚期发病较多,现蕾至结荚期为发病盛期。土壤含水量低于65%时发病重。缺肥及酸性土壤发病重。

病菌主要以大田内病株残体上的菌丝、分生孢子座或厚垣孢子在土壤中越夏或越冬,成为第二年初侵染的主要来源,病残体上面的病菌在土壤中至少可以存活2年以上。另外,从病田收获的种子、带菌的肥料、灌溉水均可能传病,但不是主要的。病菌直接或经伤口侵人主根、侧根的根尖及茎基部,以后病株根部开始发黑,根部皮层被腐蚀,主根心髓变成锈褐色,随着病情的加剧,病菌沿茎的中轴向上蔓延,到蚕豆生长后期可上升到茎的2/3部位。耕作的农具和水可在田间传播。蚕豆收获后,病菌又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夏或越冬。

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田间病残体上越冬,病菌在土壤中至少可存活3年,是次年初次侵染的主要来源。种子表面也可带菌,种子内部不带菌,播种带菌的种子,长出的幼苗便是病苗。病原在植株生长期间主要以分生孢子通过流水、农具等传播,从伤口侵入植株须根,再扩展到主根,在维管束组织的导管中生长发育,并向上蔓延。

病菌主要以大田内病株残体上的菌丝、分生孢子座或厚垣孢子在土壤中越夏或越冬,成为第二年初侵染的主要来源,病残体上面的病菌在土壤中至少可以存活2年以上。另外,从病田收获的种子、带菌的肥料、灌溉水均可能传病,但不是主要的。

病菌主要以大田内病株残体上的菌丝分生孢子在土壤中越夏或越冬。

猜你喜欢

热点阅读

最新文章

推荐阅读